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食谱 > 详细内容
怎样吃鱼最有营养
发布时间:2009/11/29  阅读次数:539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  

  四类鱼的吃法:
  1.鲤鱼:加生姜、糯米一起炖,有温胃的作用;
  2.泥鳅:与北芪、淮山一起煮,可治疗虚汗多;
  3.黄鳝:加淮山、枸杞、生姜,可治疗血虚之症;
  4.大头鱼:与花生、木瓜一起煲汤,有催奶的作用。

  鱼为体弱者进补好食品
  进补鱼对一些体弱者来说是进补的好食品,不仅味道鲜美,而且营养价值极高。不同的鱼功效不同,这个在中医理论上很讲究的。具体说来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
  一是温补类,如鲤鱼、黄鳝、泥鳅、塘虱。因为这些鱼都偏热,有补血、补气的功效。但是热性体制和有皮肤病的人要尽量少吃,尤其是癌症病人,要少吃,或者尽量不吃。
  一是平性类,如大头鱼、鲩鱼、白鲫鱼、非洲鲫鱼、鲮鱼等,这些鱼寒性和热性体制的人都可以吃。
  这两种鱼类的区分方法是,一般温补类的鱼,都没有鳞片,而且颜色一般较深,如鲤鱼,虽然有鳞片但是颜色较深,也属温补类。

  温馨提示吃出鱼中健康来
  下面列举常见鱼类的药用性能和食疗作用,供选择食用时参考。
  ·鲫鱼:味甘性温,功效为利水消肿、益气健脾、通脉下乳、清热解毒等,主治浮肿、腹水、产妇乳少、胃下垂、脱肛等症。
  ·带鱼:可补五脏、祛风、杀虫,对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。常吃带鱼可滋润肌肤,保持皮肤的湿润与弹性,还可用作迁延性肝炎、慢性肝炎的辅助疗法。
  ·青鱼:有补气养胃、化湿利水、祛风解烦等功效,可治疗气虚乏力、胃寒冷痛、脚气、湿痹、疟疾、头痛等症。青鱼所含锌、硒、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。
  ·黑鱼:有祛瘀生新、清热祛风、补脾利水之功效,能补肝肾、治浮肿、脚气、疥癣等症,对妇女血虚体弱、月经不调以及病人术后恢复尤有益。
  ·鲤鱼:味甘性温,有利尿消肿、益气健脾、通脉下乳之功效,主治浮肿、乳汁不通、胎气不长等症。
  ·魭鱼:味甘性温,有平肝、祛风、活痹、截疟之功效。古人认为,草鱼肉厚而松,治虚劳及风虚头痛。
  ·鳅鱼:又名泥鳅,味甘性平,有暖中益气、清利小便、解毒收痔之功效。泥鳅肉质细嫩,营养价值很高,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鳅鱼可治湿热黄疸、小便不利、病后盗汗等症。
  ·甲鱼:又称鳖、元鱼,味甘性平,全身均可入药。除甲鱼肉外,鳖甲可滋阴潜阳、散结消症;甲胶还有补血、退热、消瘀的作用;鳖血能滋阴退热,适用于肺结核病人;鳖头烧灰可治疗小儿诸疾及阴脱、肛脱。
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
联系我们 | 帮助中心 | 特别申明 | 友情链接 | 广告服务

21世纪都市生活网版权所有 地址:宁夏银川市

(站内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原作者所有)

copyright 2008-2012 21世纪都市生活网 ( zg21.cn )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7037454号